网站索引 | 手机浏览

扫描二维码

| 北大学堂

微信号:

中公山东教师招聘

加关注
微信  | 微博  | RSS | 客服热线:400-6300-999
您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题库 > 教师招聘 > 每日一练 >

2022年山东教师招聘考试每日一练答案(12.29)

2022-12-30 13:50:51
中公山东教师招聘考试网

为了帮助考试积极备战2022山东教师招聘考试,山东中公教师招聘网小编特别整理了2022年山东教师招聘考试每日一练及答案解析,本期内容:2022年山东教师招聘考试每日一练(12.29。查看更多11月份教师招聘模拟题,点击并收藏>>>2022山东教师招聘考试每日一练汇总(11月份)
 

1.【答案】D。中公教育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教育目的理论。涉及宗教本位论、社会本位论、个人本位论、教育无目的论等。

选项A,社会本位教育目的论主张教育的最终目的是满足社会的需要,个人没有价值,不能作为教育的目的。因此,要倡导民族主义,培养爱国主义精神。该观点强调社会需要,在此基础上发展成为国家主义的教育目的观,即视国家利益高于一切,把为国家服务作为教育的最高目标。代表人物:赫尔巴特、柏拉图、孔德、涂尔干(迪尔凯姆)等。

选项B,杜威把教育目的区分为两类,一类是教育过程以内的目的,一类是教育过程以外的目的。前者是教育本身的目的或者说“活动里面的目的”,后者是从外面强加给教育活动的目的。外在目的论代表人物有涂尔干、赫尔巴特、黑格尔等。这种理论主张根据社会发展的需要来确定教育目的,即把外在于个体的社会功利目标作为教育目的。

选项C,教育无目的论是由杜威提出来的。他在《民主主义与教育》中指出“教育的过程,在它自身以外没有目的,它就是它自己的目的。”杜威所否定的是教育的一般的、抽象的目的,强调的是教育过程内有的目的,即每一次教育活动的具体目的,并非主张教育完全无目的。基于这样的教育目的观,杜威倡导儿童“在做中学”,不仅使儿童有兴趣,而且能调动儿童的学习自主性。

选项D,个人本位论主要观点是从个体本能需要出发,强调教育要服从人的成长规律和满足人的需要;注重教育对个人的价值;主张教育的目的是培养“自然人”,发展人的个性,增进人的价值,促使个人自我实现。代表人物有卢梭、罗杰斯、福禄贝尔、裴斯泰洛齐等。

题干中提到的萨特是存在主义的代表人物,主张“教育的目的在于使人成为人,发展人性”属于典型的个人本位论。故本题选D。

教育目的理论可以作为单选题、多选题、判断题等客观题形式进行考查,考生需重在记忆。

2.【答案】C。中公教育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全面发展教育。全面发展教育由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技术教育构成。

选项A,科技创新奖应该与科技方面的创新有关,题干中未涉及科技创新。

选项B,学习进步奖应该与王兵的学习进步有关,题干中说明王兵成绩一般,但未涉及学习进步。

选项C,助人为乐奖应该体现了王兵经常帮助他人。题干中王兵的表现体现了其助人为乐。

选项D,体育优秀奖主要讲的是体育方面能力好,但题干中未涉及体育。

题干王兵的学习成绩一般,但为人热心,经常帮助身体瘦小的女生打热水,帮助行动不便的同学打扫卫生,上周,他还在十字路口扶老奶奶过马路,体现了他经常帮助别人,并且以帮助别人为快乐,德育好,故排除ABD,本题选C。

3.【答案】D。中公教育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教育目的的作用。教育目的的作用主要有导向、激励、评价和调控的作用。

选项A,导向作用是教育目的一经确立,就成为人们行动的指南,不仅为受教育者指明了发展方向,预定了发展结果,也为教育工作者指明了工作方向和奋斗目标。

选项B,调控作用是一定的教育目的,是一定社会根据自身或人的发展需要对教育活动进行调节、控制的一种重要手段,以便达到其自身发展的目的。

选项C,评价作用表现为教育目的是衡量和评价教育实施效果的根本依据和标准。

选项D,激励作用表现为目的是一种结果指向。人类的活动既是有目的、有意识、有计划的,那么也就应该是有着明确的方向和目标。教育活动因为有可以达成的最终目标,最终目标就可反过来成为一种激励的力量。

题干中,把教育目的作为努力的方向体现了教育目的的激励作用,故排除ABC,本题选D。

4.【答案】D。中公教育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当代教育制度发展方向。狭义的教育制度指学校教育制度,简称学制,是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的总体系,具体规定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任务、且的、入学条件、修业年限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我国实行学前教育、初等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的学校教育制度。

选项A,初等教育制度,教育系统中最基础的部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称它为第一级教育。具有最大的普及性、广泛性,一般都属义务教育阶段。

选项B,中等教育制度,中等教育是在初等教育基础上继续实施的教育。实施中等教育的各类学校为中等学校,普通中学是其主要部分,担负着为高一级学校输送合格新生以及为国家建设培养劳动后备力量的双重任务。

选项C,高等教育制度,是指大学阶段的教育。

选项D,终身教育制度,是指教育要更加的自主,活到老学到老,教育的形式不再限定。

终身教育制度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倡的,在全世界范围内实行的,是当代教育制度发展的方向。故本题答案选择D。

5.【答案】D。中公教育解析:本题考查终身教育制度下学校教育的作用。学校教育的特殊性主要表现在学校教育较强的目的性、系统性、选择性、专门性和基础性上。

A选项,学校教育具有较强的目的性。学校是专门培养人的机构,它的一切活动几乎都是围绕着有目的地培养人来组织和展开的。无论哪种形式、哪种类型的学校教育,都必须对人才培养的质量规格提出一个基本的和一贯的设计。学校教育的目的性之所以比较强的原因在于以下两个方面。第一,学校中的各种教育活动是在各种人为设置的环境中进行的。第二,学校教育中所进行的大量有目的、有意识、有计划的活动的特殊性正在于它是为影响受教育者成长而精心设计的。

B选项,学校教育具有系统性,人的培养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因此学校教育必须要有较强的系统性,在总体上要避免教育影响的自发性、偶然性、随意性、片面性。与题意不符。

C选项,学校教育具有选择性,影响人发展的因素是复杂多样的,这就需要学校教育对复杂多样的教育影响进行选择、整理和加工,避害趋利、去伪存真、去粗取精,尽可能为年青一代的发展营造一个良好和谐的环境。与题意不符。

D选项,学校教育具有基础性,尤其表现在基础教育,普通教育和通识教育中,对人一生的发展具有“定调”乃至“定性”的意义。从终身教育的角度看,各级各类学校教育都是在不同层面上为人一生的发展打基础,包括为一生的“做人”打基础。

题干中描述“各级各类学校教育都是在不同层面上为人一生的发展打基础”,体现的是学校教育的基础性,故D选项正确。

6.【答案】ABD。中公教育解析:本题考查我国教育目的的精神。1983年10月1日,邓小平为北京景山学校题词:“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这为新时期我国教育体制的改革和发展指明了正确的方向。后来,人们又将“三个面向”的内涵延伸到科技及其他社会生活领域,作为本领域、本行业改革、开放工作的指导方针和行动口号。

综上,ABD均符合题干要求,面向信息化并非是教育的“三个面向”的内涵,排除C项,故本题选择ABD。

7.【答案】AC。中公教育解析:本题考查学制类型的相关知识点。

双轨制主要流行于19世纪欧洲,主要的国家包括英国、法国、前西德等。双轨制是指一轨自上而下,其结构是大学、中学;另一轨从下而上,其结构是小学、职业学校。它们是两个平行的系列,既不相通也不相接。

选项A,英国属于欧洲国家,也是19世纪实行双轨制的最具典型性的国家。

选项B,美国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形成并实行单轨制学制,该学制是指所有的学生在同样的学校系统中学习,从小学、中学到大学,各级各类学校相互衔接。

选项C,法国属于欧洲国家,也是19世纪实行双轨制的代表国家之一。

选项D,前苏联于20世纪上半叶形成并实施分支型学制,该学制是指在初等教育阶段强调共同的基础性教育,到中等教育阶段分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两个分支的学制。

故选项AC符合题意,选项BD与题意不符,故本题选择AC选项。

8.【答案】×。中公教育解析:本题考查我国的教育目的。确立我国教育目的制定的依据有:(1)特定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背景;(2)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规律;(3)人们的教育思想;(4)我国确立教育目的的理论依据是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题干中描述“教育目的的制定不受制于特定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背景影响”,此说法错误。

9.【答案】√。中公教育解析:本题考查《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第二条规定,实施义务教育,不收学费、杂费。故本题说法正确。

10.【参考答案】中公教育解析:

(1)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素质教育倡导人人有受教育的权利,强调在教育中使每个人都得到发展,而不是只注重一部分人,更不是只注重少数人的发展。我们强调的是“一种适合儿童的教育,而不是挑选适合教育的儿童。”因此:①素质教育要求普遍提高教育质量,逐步缩小重点学校与非重点学校、城市学校与农村学校、经济发达地区学校与经济落后地区学校的差别,使不同地区、不同学校的儿童都享受平等的教育;②素质教育要求全体适龄儿童都入学接受现代学校教育,防止因各种原因造成的学生流失,更反对以学生智力、成绩、行为不良为借口强迫学生退学,以促进整个民族素质的提高;③素质教育要求普遍提高学生素质,为每一个学生都成为合格的、现代的公民奠定基础。

(2)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教育。素质教育是立足于人的个性的教育。它在承认人与人在个性上存在差异的基础上,从差异出发,以人的个性发展为目标,实质上是一种个性发展的教育。班级授课中,教师要关注每个学生的差异,根据差异对学生给予不同要求,相应指导。

因此,处理“面向全体学生”和“关注学生个体差异”的关系关键是要关注到每个学生,同时认识到每个学生有差异,因材施教。

参考答案:2022年山东教师招聘考试每日一练(12.29)

相关阅读